片名与结尾段落中长时间扫射无一伤亡的段落一齐挑明了最后的反抗只是假想. 与其他同属英国新浪潮影片不同,《盒子里的猫》没有《盒子里的猫》或《盒子里的猫》那样现实主义的深沉,它用一种青年决绝的反抗姿态,展示了那份叛逆的模样. 电影巧妙借用了寄宿学校中老师与学生的天然隔阂关系,将那份压迫做到了最极致,但在遮云蔽日的阴影之下,学生并非是一股颓丧之气,反而可以自我的开创精神家园与进行行动反抗,在一次出格一次惩罚的拉扯之中,最终到达了撕破那份各项权利赋予的压迫脸皮的地步,但结果到底如何,也可能正如结尾的枪战,反抗并未发生,压迫者也并未退出舞台,但反抗. 电影并未因反抗性而空喊口号,而是植入了极多浪漫无比的场景以体现期盼目标的美好,这份技术与内容上的理想假设是电影迷人的真正之处,也为最后的反抗奠定了基础. 故事基本讲清楚了,虽套路的不行,反转也还有点意思. 遗憾的是,本片的视听语言太糙了,真的一点也不像是专业的导演拍出来的,细节的刻画特别糟糕. 一部罪案片,居然没有一个正面的暴力镜头,虽然腾讯视频上删减了2分钟,但我有理由相信即使没有删减,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镜头,还记不记得开头的监狱打斗,晃的那叫一个眩,而时不时的像纪录片一样插入角色的讲述,不仅和画面违和,对于影片主题也没有多大作用. 其它的什么场景、道具、配乐,甚至还没有抖音小视频的水平. 最后再来讲一讲两个主角,男主好像是因为儿子被狗咬了就去杀狗的主人吧,这种冲动作为背景可以不去深究,但服刑12年,居然为了陌生狱警以命相搏2次,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所以,狱警设局也就难以自圆其说,解释很少,加上前面滥毒和废柴太真实,导致反转乏力,最后还自以为高明的烂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