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行进在深夜的浓雾之中,逃跑的士兵疲惫不堪搭上便车意欲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因为一条从树丛中窜出的狗儿,在一个不熟悉的小镇下了车,意外出现的小狗仿若某种命运的暗示,它一直死乞白赖跟着士兵,直到最后士兵被枪杀,它逃离来了大船. 第二个前段以奈莉的养父和谋杀士兵的社会人士开头,他们说的话让人云里雾里,却在透露着一点一滴的故事线索,接着养父从宾馆出来后,士兵遇上带他去小旅馆的男人,进入小旅馆遇上奈莉、贵族男人、奈莉的养父、谋杀士兵的社会人士,他爱上了奈莉注定了悲剧的开始,被意外卷入原本小镇上正在纠葛的爱恨纠纷之中,士兵以自己的男子气概帮助奈莉逃离苦. 在上船后他动了恻隐之心,赶回去见奈莉. 士兵死亡那一刻,我们只能听见女人的尖叫、士兵的深情对白、枪声. 他的深情表示并不后悔,船声主观上对这个……7/10. 从六十年代开始,费里尼不再让情节充满层次递进的戏剧性,只截取脱离中心事件的枝节片段给予流动性的叙事空间,譬如两段戏中戏抢占了银幕时间(寡妇用丈夫的遗体代替被盗的囚犯尸体,拒绝巫师求爱的美女被诅咒成为全村的引火器),使观众忽视了导演关注的重点,构图亦如是,典例是几个人在中景商讨事宜的场面,前景中仆人们或拖地或趴地上吃饭,后. 利用畸形人和丑陋欲望构建反常态的神话片跟帕索里尼一个路子:靠鞭打治疗性无能的妓院,晚宴中女人穿纱裙、乳房尽露,来客不顾仪态地手抓各种油腻肉块,为得到遗嘱把死者切碎当众吃掉,单腿人和阴阳人包裹着罗马式的宽大长袍和套头衫,产生了野蛮纵欲的滑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