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这种印象跟魏玛舆论界对歌德私生活的批评有很大关系。歌德由罗马回来后不到一个月,就被一个“个性极端自然”的穷苦小市民的女儿深深地吸引了。不久之后两个人便住在了一起,这个女人就是后来的歌德夫人克丽斯汀。
对于魏玛社交界的否定态度,歌德轻描淡写,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回应:“我们在不经任何仪式的情形下结婚了。”这桩婚姻带给歌德安静而满足的家庭生活,当然,这是因为歌德对克丽丝汀的精神世界一无所求。同居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789年,他们的长子奥古斯特诞生,但这唯一的儿子却在歌德晚年时,纵情酒色,客死他乡。
1791年,歌德和耶拿大学的一些教授一起开办了魏玛宫廷剧院,这个剧院两三年间便发展成为德国最大的剧院之一。可惜当时的人们对歌德和席勒的戏剧都缺乏兴趣,而是热衷于以娱乐为本位的通俗戏剧,歌德对此极为失望。
这一时期,歌德完成的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如《罗马悲歌》等,还有一些即兴的戏曲作品。
当时歌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经胜过了文学,他不再实验光学、植物学、解剖学,而是以“原始植物”的构想为基础,发展植物进化论学说。他将自己的学说命名为《植物的蜕变》。这本书在1790年出版,歌德在书中证明植物是由蕨叶的某一部分发展而来,是经过多阶段的变态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且就种种变态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