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妈妈准备带越越去他最喜欢的博物馆玩。刚一开门,邻居家6岁的锴锴闯了进来,要和越越一起玩。没等越越发话,锴锴就拿起越越最心爱的玩具火车摆弄起来。越越拉长了脸,一把夺过锴锴手中的火车,连推带拉地把锴锴赶出了家门,并不耐烦地说道:“你快走,我要和妈妈去博物馆了,没时间跟你玩,赶快走!”锴锴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委屈地回了家。
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妈妈跟越越说道:“宝贝,假想一下,换作你是锴锴,你去找他玩,他不让你玩他的玩具,还没礼貌地把你赶出家门,你心里会高兴吗?”
越越脱口而出:“当然不高兴了!”
“如果锴锴不是那样做,而是说,‘我早去早回,等回来了再跟你一起玩’。你会怎么想?”
“那我会说,‘好的,我等你回来,你可一定要早点回来呀’!”
“那你再仔细想想,你把锴锴粗鲁地推出家门,锴锴会不会难受?你这样做对吗?”
越越惭愧地低下了头,懊恼地说道:“锴锴肯定很难过,是我做得不对。”
“那你应该怎么做呢?”
越越一脸认真地回答道:“我应该早点回去,找他玩,并跟他说对不起。”
之后,越越果真在博物馆玩了没多久就和妈妈一起回了家,找锴锴玩去了。
这是一位聪慧的妈妈,她没有直接命令儿子不许怎么样,而是以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一种商量和建议的语气,一步一步教育儿子体会别人感受,帮助儿子改掉了自私小气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