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观念中的亚里士多德的一面在其关于政治的讨论中更为明显一些。在此费希特不再满足于康德的观点,即后者仅仅满足于从道德戒律转向现实实践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费希特看来,政治是一门科学,他将弥补理性社会的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断裂。现在人类的目的是在其社会关系中能够获得现实的自由,因为“人类在世间的生命目的就是要以理性方式来自由地组织他的生命活动”[3]。因此,政治的角色就是在现实的社会层面带来自由,而自由在道德层面上是仅仅被设定的自由。
我们在哪里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在《当前时代的基本态度》(Grundzüge des gegenw?rtigen Zeitalters,1804)当中,费希特将人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作为当下社会语境的分析工具。他宣称一般说来,人类历史可以基于一些基本的原则而被分割为不同的阶段,这些基本原则的实现在于人是否实际地拥有对他们的关系的理性掌控。他进一步将社会分割为五个阶段,其范围包括从一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到其社会关系的展开,从自由的抽象匮乏到理性对本能的全面胜利等。费希特的乐观主义表现在他确信我们现在处于整个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期,其中一个人将诉诸主体本能以便完成对理性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