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顺序问题
葛瑞汉区分原文的作者并重编是受《圣经》考据学方法的启发。他认为原书内篇的片段和其他同类性质的段落可以保持原样,但它“并不是神圣的,因为没有理由确信庄子的话是有一定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些明显打乱了原来次序的话可以移到更合适的上下文中去,可以把杂篇中的有理由确信是内篇的用来填补内篇的空白。”[12]
葛瑞汉对内篇顺序重排主要有几处,笔者重置回原文语境分析发现与原文意思主旨并不符合:
1.《齐物论》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对话后+《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敢问何故?”
2.《养生主》第一段后+《徐无鬼》“故足之蹍于地也践,……是尚大不惑。”
3.《德充符》叔山无趾问仲尼+《大宗师》第一段“以刑为体,……而人真以为勤行者。”
《德充符》最后 +《庚桑楚》“碾市人之足……至信辟金。”
4.《大宗师》第一部分“故圣人之用兵也,……而不自适其适者。”置于意而子见许由故事前。“泉涸,鱼相与处于陆,……乃所以善吾死也。”调置子桑户、孟子反的“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