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机制
(一)互联网媒介层面
网络偏差行为的第一类理论从互联网媒介层面入手,认为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是因为网络自身的特征。在这类理论当中,线索滤掉理论(Cues-Filtered-out)最有代表性。线索滤掉理论主要包括社会缺场、社会线索减少和去个性化。2011年之后提出道德推脱理论对网络检查行为的影响。
肖特(Short)在1976年最早提出了社会在场(social presence)的概念,是指在CMC过程中,由于交流双方看不到对方,因此导致了很多线索的缺乏和流失。由于网络超空间的特征,网上交际是以身体缺场为前提的,这和传统面对面(FTF)的人际交往是不同的。媒介富有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和社会线索减少模型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因为身体缺场,和面对面的人际互动相比,网络人际互动缺少了很多线索,这将导致个体在互动情境中对判断互动目标、语气和内容能力的降低,就会出现更多的去抑制行为和极端行为。去抑制性是指在网络条件下,由于网络匿名性和不完善的规范,导致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感知的变化,从而使得受约束行为的阈限降低,导致偏差行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