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从来没亲眼看过别人写的奏折,只是,姚羽然觉得赵恒之的文笔还算不错,最起码通篇读下来,感人肺腑,把米城百姓的艰难困苦都给生动形象地写出来。
还写了,米城老百姓深受水患的影响,他们的生活陷入绝境,庄稼和蔬菜瓜果都遭受到洪水的摧毁。总而言之,为了救灾,还有预防瘟疫,急需朝廷拨粮拨款,还有预防瘟疫的药材……
“夫君君,你真是才华横溢,文采超凡啊!我若是皇上,肯定会被你的奏折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立马拨款下来!”姚羽然对赵恒之竖起了大拇指。
赵恒之心里咯噔一下,他对自己的文笔那是相当没信心。他心道,或许,姚羽然的确只适合经商,所以,当她看到这么一篇长篇大论,声情并茂的奏折,才会觉得十分佩服。
“娘子,那我就用这份奏折?”赵恒之又征求一遍她的意见。
姚羽然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忙道:“嗯!明日便派人送过去吧!”这份奏折最好是快点送上去,像大冶国的办事效率贼慢,又得层层上报,她委实是不放心。
赵恒之眸色暗沉,沉声道:“那依娘子所见,咱应该让谁去送这份奏折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也是个有讲究的。皇帝远在京城,山高皇帝远的,要么就干脆派个在朝廷上能说得了话的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