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12] 参见《孟子》卷八《离娄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2页。
[13] 《孟子》卷八《离娄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2页。
[14] 黎靖德编:《朱子语录》卷十一《读书法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5~196页。
[15]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6页。
[16] 刘知幾:《史通》卷二《二体》,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17] 王充:《论衡·正说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27页。
[18] 王充:《论衡·案书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38页。
附论 中国史学发展概说
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
一、历史意识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已有了原始的历史意识,这从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得以反映出来,其中包含着先民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在文字出现以后,先民的这种原始历史意识逐渐发展为自觉的历史意识,这从卜辞、金文、官文书和史官记事中得以反映出来,其中包含着对时事的记载和对历史的追述。《尚书·召诰》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这意谓我们不能不以夏为鉴戒,也不能不以殷为鉴戒。又说:“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这意谓君臣上下,常把忧虑放在心里,这样才差不多可以说:我们接受上天的大命,才能够像夏那样经历久远的年代,才不至于经历像殷那样的年代。我们希望成王以小民的安乐使上天高兴,以便从上天那里接受永久的大命。[1]《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2]这种历史鉴戒思想所反映出来的,正是一种很强烈的自觉历史意识。周人关于先祖和王朝的颂诗,见《诗经·大雅》中的许多篇章,也都反映出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卜辞和金文所记大多关于时事,它们作为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确证,其中包含了后来作为历史记载的几个主要因素,即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卜辞中有关祭祀祖先的记载,涉及殷王朝的世系,则已包含了追寻历史的意识。金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反映出希望现实不被未来遗忘的历史意识。《大盂鼎》铭文关于殷人因酗酒而“丧师”的记载,同上引《尚书》《诗经》中的话属于同一种含义,也是自觉的历史意识的反映。